「啊!原來是小梅屋!」
讀者此時才發現,原來自己在嗑漫畫的時候,不知不覺竟然把國民黨的不當黨產也嗑完了!美食歸美食,當我們沉迷於漫畫用整版的細繪畫出一整桌「澎湃」的美食時,你一方面讚嘆於原來料理無國界,也無族群界線,那麼容易跨越過來,侵擾你本來就有點餓的肚子,但發現這一切的場景都發生在不明不白就變成了一黨之私的歷史建物內,最後竟然還要全民買單,這幢建築才能變成公共空間⋯⋯
原來是小梅屋!
臺灣有不少哈日族,然而臺灣味日本人也很愛!光是看珍奶怎麼征服了日本人的味蕾,讓日本人心甘情願地排隊,你就知道,臺灣的氣息對日本人來說,也很迷人。
這股「迷人」並不是現在才發生的「意外」,事實上,從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日本人便已體會到臺灣的迷人,尤其在飲食方面,對日本人來說,臺灣料理具有魔法,把他們沒見過的食材,幻化為一道一道有滋有味的料理。例如盛產於熱帶的水果芭蕉,對於日本人來說更是有意思的食材。在曾於臺中師範學校任教的福原與之助所著的《實用熱帶果物蔬菜加工法》(1925年)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種叫做「芭蕉のジエリー」(今多使用ゼリー,即jelly,果凍之意)的食物作法:首先,將熟成香蕉剝皮切片後加水煮沸,然後過濾渣滓取汁,加上砂糖和枸橼酸(檸檬酸的一種),繼續熬煮,為求保持芭蕉香氣,此時可以加入一點新鮮芭蕉,完成後,靜置切塊就可食用。大約跟我們現在吃到的香蕉貽或是香蕉涼糕類似,有趣的是,你還可以在這則記載內讀到芭蕉的香氣如何以化學品調製出來,作者列舉檸檬、西瓜、蜜柑等都可以製作類似的食物。
你也可以在一本2020年出版的漫畫《友繪的小梅記事簿》中,看到日本人對臺灣料理的著迷。故事場景是1920年代的臺北料亭小梅屋,而主軸是未來即將接班的女將──友繪在幹練女強人形象的奶奶和溫柔的媽媽的注視下,如何精進自己,期待有朝一日能獨當一面。就讀臺北第二高等女學校的友繪,串起了臺日飲食的交流,書中所提及,位於本町的一六軒或是榮町的風月堂,專賣日式點心,有饅頭、糰子和羊羹,都有獨特風味。然而,江山樓的臺菜,也是一絕,書中所繪的八寶鴨,「炸完後蒸成金黃色的全鴨,切開後裏面竟然不是骨頭,而是香氣逼人的糯米蓮子香菇飯,糯米飯與鴨肉混搭入口,滋味絕美」,那個全版的畫面,將美味的菜餚繪得讓在場的人們都在腦中以垂涎欲滴的想像,畫出了似乎觸及不到卻又確信美味無比的佳餚。
這間追求極致味覺,又要求服務細緻周到,絲毫不馬虎,務求舌尖味蕾和心靈滿足都受拂照的料亭,真實存在嗎?
事實上,這間料亭的原型,即是現今位於車水馬龍的臺北車站附近的梅屋敷(Ume Yashiki)。光是臺北車站,現在的青少年跟阿公阿媽與父母親可能就有不同稱呼,你可能暱稱它為北車,英文作叫Taipei Main Station;你的爸爸媽媽則四平八穩地喚它做「臺北車站」,當年在這裡補習,重考大學;你的阿公阿媽應該是叫它「臺北車頭」,當年來臺北奮鬥,坐的就是火車。當時的梅屋敷對日本人來說以位於敕使街道(即今之中山北路)辨識位置,對本島臺灣人而言就是位於三板橋,是一座招待過許多政商名流的高級料亭,戰後,它登記的地址是北門町19號。事實上,「梅屋敷」的名稱不只出現在臺北,在日本許多處都可看到這個地名或商店名,「屋敷」,是宅邸的意思。
今日的梅屋敷
梅屋敷見證過許多歷史場景。名律師川瀨周次曾在此處舉辦過,有十數間模擬日本內地各式店鋪以娛來賓思鄉之情的園遊會,來賓五百多名,賓主盡歡。辜顯榮為了感謝天皇頒授五等勳章,也曾在此處舉行謝宴,當時的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也受邀參加,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高官名流的餞別會、新年會等在此舉行。第一部以臺灣為主題的紀錄片《臺灣實況紹介》,特別取景梅屋敷的藝妓舞蹈,在當時堪稱一絕。[1]
紀錄片《臺灣紹介活動寫眞》拍攝內容中,特別在梅屋敷取景拍攝其中的藝妓舞蹈(「梅屋敷と藝妓の手踊」)。出處:《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0年(1907)5月15日,第5版。
然而,梅屋敷在多數人的記憶裡,卻只留下孫文前來臺灣時住宿過的部分,戰後的梅屋敷便以這樣單一的記憶存在,往日的榮景盛況隨著戰爭和時光的摧殘不復再現。事實上,梅屋敷在1943年便已停業,戰後,其建築與器物便被當作日產接收,原本計畫要作為政府做為招待賓客之公產,卻因為接待過孫文,這幢由日本人開設的料亭旅館,見證過無數風華和臺灣歷史現場的建物,被視為是國民黨相關的史蹟,移交給國民黨台灣省黨部,成為國民黨的財產,「將梅屋內一切應用物品逐一點交省黨部驗收保管使用」。
明信片上呈現的梅屋敷大廣間及玄關,資料來源: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
無償取得這份從日人手上接收的國家財產後,國民黨把它租給了民間經營「新生活賓館」,部分空間成為「黨員遊藝室」。到了1995年3月為了要設計成為現在所知的逸仙公園,臺北市政府又得以六億五千多萬「徵收」這土地,才能成為全民都能利用的公共空間。
明信片上呈現的梅屋敷大廣間及玄關,資料來源: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
對於臺灣民眾而言,這段歷史的缺憾是無法彌補的。日本統治時期的繁華記憶,因為刻意曲解、抹滅的歷史斷層而被人遺忘之外,中國獨大的史觀形成了梅屋敷──擁有日文名稱,卻以孫文來訪下榻之地的名目,與國民黨黨史連結,成為不當黨產的悲慘命運。在日治時期,梅屋敷是高官權貴舉行宴會的重要地點,與一般島民幾乎無涉,在戰後,因為國民黨不當取得,臺灣民眾也從未享受過其利益,反倒需要付出代價才能取回原屬於公眾的權利。
對照起文化者以1920年代為背景的漫畫,藉由畫面揣想臺日當時經由味蕾交流,形成的文化交流的大膽嘗試與想像,我們是否能藉由追溯歷史,爭取我們應得的權利,讓屬於公眾的利益正確歸位?
應該不難。
[1] 《臺灣實況紹介》為首部以臺灣為主題的紀錄片,明治40年(1907)由臺灣總督府委託高松豐次郎負責製作,底片全長2萬呎。
了解更多──梅屋敷小檔案
明治29年(1896)藤井なみ與女兒藤井登美惠渡海來台,先在名為「東」的料理店工作,其後接下該店經營權,改名為「吾妻」。吾妻料亭因料理美味頗受好評,生意繁盛。明治38年(1905)12月,藤井なみ與大和辰之助共同成立「梅屋敷」,一時蔚為達觀顯要宴客的首選。梅屋敷除了本體建築約有四百至五百坪之外,還附有上千坪的日式庭園,植有數量眾多的梅樹,日治時期有多位知名人士在這個庭園舉辦各式盛大的園遊會、餐飲酒會。梅屋敷戰後變成主要當成國父史蹟館使用,但也曾成為「新生活賓館」,由承租契約內容看來,部分空間變成「黨員遊藝室」,其餘房間以1萬元租給民間。1995年3月由台北市政府以6.5億元向國民黨「徵收」,改成現在的逸仙公園。
現在我們看到的公園景致,已與當初大不相同。主要是因為1983年臺北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此處正在在東隧道頂端,受到鐵路移入地下受坡度曲線的嚴格限制,建物不得不以搬遷的方式拆移,等到鐵路工程告一段落,再於原址西南方五十公尺處重建。庭園內為了配合孫文史蹟與中國元素呈現,所以另建了蘇州式的涼亭等,這些都不是梅屋敷原有的面貌。
另外,梅屋敷原址位於敕使街道上,也為了配合孫文史蹟之故,政府當局把這條路段重新命名為中山北路,將中山北路貫穿的地區,也就是日治時期的宮前町附近,改名為中山區。台日交流史上的重要張超英,家就住在宮前町九十番地唷!
你可以看看由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製作的「梅屋敷」短片:https://www.facebook.com/cipas.tw/posts/814970492199318
了解梅屋敷怎麼從長官公署接收後移交給省黨部使用的:https://www.cipas.gov.tw/stories/34
你想知道,梅屋敷有多少物品無償移交到國民黨手裡嗎?參閱〈梅屋敷旅館接收日人私產清冊及省黨部接收保管清冊函送案〉檔案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