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活動側記】電影放映暨映後座談:《給阿媽的一封信》

日期:2022年2月27日(日)

講題:電影放映暨映後座談:《給阿媽的一封信》

與談:陳慧齡|《給阿媽的一封信》導演

   蕭唯善|文華高中公民老師

主持:林芳如|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執行長


「這座島嶼400年的歷史,歷經時代的更迭、統治者的交替,而我們是誰?」


導演陳慧齡發起「島嶼的集體記憶」藝術行動計畫,耗時六年跟拍學生與受訪者,邀請眾人拼湊屬於所有世代的歷史記憶,進而完成這部作品──《給阿媽的一封信》。


這部作品是導演寫給離世祖母的家書,同時也是獻給島嶼的祭禱文,以信件中第一人稱的敘事主軸串起發生在島嶼上的故事。


透過陳慧齡導演的鏡頭,填補教科書未曾提及的民間記憶,並經由受訪者的對白,一同探討那段被噤聲的歲月。從導演與受訪者的對話中,口述的歷史如洪流、如細水流過腳邊,且先拋下彼此的成見與仇恨,感受時代的衝擊,省思歷史對當代社會的意義。


導演在映後座談和我們分享創作初期的故事。這部作品源於導演到法國留學,住在寄宿家庭的期間,聽聞許多該家族二戰時的故事,例如當時家族長輩救助難民的無私精神,導演深受啟發,決定開始拍攝屬於該家族的紀錄片。但過程中逐漸察覺對於自身故事的缺乏及不了解,促使她回頭追尋家族記憶。


另一位與談人蕭唯善老師也跟我們分享,他與歷史科老師開了校訂必修專題「記憶與遺忘:面對白色的年代」,帶領學生放下是非對錯的執著,離開冷冰死板的課本,透過口語探討角色在歷史中扮演的責任,並參考其他推行轉型正義的國家,最終回到台灣的歷史定位,思考加害者與被害者間、年輕與年長世代的關係。


觀眾提出詢問,作品中「牆」的概念反覆出現,是否想表達特定意象?導演表示,藝術作品沒有絕對的解釋,作品是一個開放的載體,容許觀眾放置個人理解與情緒。如何表達「牆」的意義不是重點,追尋與創造的行動,方是藝術創作真實的內在,也是藝術為社會盡力擔任溝通橋樑的一部份。


修補時代裂痕,使歷史足跡得以永存


《給阿媽的一封信》以島嶼的歷史為基礎,跨越族群文化、國家意識、語言的隔閡,尊重多元相異的認同,用藝術行動牽起世代的連結。


電影喚醒大家心中的那份愛,改變對這片土地的無知無感,讓我們一起創造共通的情感記憶。


 

側記:宜繡|2022自由路上藝術節 議題行銷組志工

攝影:意淳、琦涵|2022自由路上藝術節 攝影紀錄組志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