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原「光復戲院」

地點

臺灣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96號

日治時期,高雄州知事富島元治認為高雄市需要發展娛樂業,供給市民休閒的空間,於是請託大坪與一及地方仕紳出資,設立戲院,先後共有「金鵄館」、「高雄館」及「壽星館」等6間戲院,較多集中在鹽埕區。


金鵄館,建於1929年,為三層樓建築,有一千多個座位,是當時南臺灣規模最大、品質最好的戲院。




金鵄館戰後被轉帳撥用為國民黨黨營事業機構,所屬台灣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並改為名「光復戲院」,以紀念臺灣光復之意。


五十年代,光復戲院是鹽埕區電影設備最新穎、劇場空間規模最大的戲院,可容納一千多人。1954年1月24日,光復戲院曾發生爆炸,建築略受影響,後來移轉給中影經營,成為該公司旗下高雄最重要的一流戲院。1959年改建為三層樓建築,隔年初重新開幕,主要播放首輪電影。1961年上演「梁山伯與祝英台」,創下愛情文藝片放映超過十週的最高記錄。


1983年,光復戲院易手由「鴻錦樓」老闆經營。影片從首輪改播二輪電影。2002年為配合高雄捷運工程而拆除,目前原址是高雄捷運鹽埕埔站的二號出口。




 

參考資料:


旗津永洲大戲院舊址。撰寫者:國立中山大學。描述文字授權:CC BY(姓名標示)。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發佈於《國家文化記憶庫》


鹽埕區光復戲院。撰寫者:黃柏偉。描述文字授權:CC BY(姓名標示)。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發佈於《國家文化記憶庫》

bottom of page